• 首頁
  • 部落格
  • 108課綱
  • 理化大魔王「莫耳」攻略!一篇文讓你從新手變高手,輕鬆搞懂莫耳數計算
理化大魔王「莫耳」攻略!一篇文讓你從新手變高手,輕鬆搞懂莫耳數計算
108課綱 2025-09-17

理化大魔王「莫耳」攻略!一篇文讓你從新手變高手,輕鬆搞懂莫耳數計算

 

嘿!你是不是也被「莫耳」卡關了?

一聽到「莫耳」這兩個字,你是不是也會心頭一緊?腦海裡浮現的不是混亂的公式,就是無從下手的考題?但其實它並沒有這麼恐怖。莫耳其實就是一種數量單位,只是化學家把它用在原子和分子身上。想像你走進手搖飲店,不會說「我要 27 顆珍珠」,而是簡單地說「一份珍珠」。同樣地,一莫耳就是「一份珍珠」的概念。只要抓到這個邏輯,莫耳不再是魔王,而是你最可靠的計算小幫手喔!
 

為什麼要有「莫耳」?因為原子小到沒辦法一顆一顆數

還記得以前講過的量測方法嗎?如果我們想要量測一張A4紙的厚度,但手上工具不夠精細時,可以怎麼做呢?沒錯,我們可以先量測100張A4紙的厚度,再以平均數的方式,取得單張A4紙的厚度。以同樣的方式,如果想測量超小顆的原子重量時,也可以先測量一定數量的原子,再以平均數的方式取得單個原子的重量。

化學家的「一份」到底有多大?認識 6×1023

這時候你一定會想到:原子這麼小顆,想必一次需要測量的原子數量一定很多吧?
沒有錯!因此科學家們提出了「莫耳(mole)」這個計量單位。先以1莫耳個原子的數量去測量總重量後,再以平均數的方式計算出單個原子的重量。為了讓同學們更熟悉莫耳,我們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計量單位做為比較。



從以上的圖例,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計量單位所對應的個數是多少。其中莫耳的數量是遠大於其他計量單位的!有6×1023個這麼多! 科學家為了更方便表達原子的重量,便以「莫耳」這個計量單位來進行重量的計算。
 

戰鬥前的準備:看懂你的「裝備」數值 (原子量與分子量)

原子量:每個原子的「基本體重」,直接查表

在開始計算原子的重量前,我們需要先複習如何取得個原子的原子量。從元素週期表中,便可以查到我們所需的資訊。下圖標示出了我們常用的三個原子:碳(C)、氫(H)、氧(O),在元素週期表的位置與其對應的原子量。


圖片出處: 桌遊設計融入化學課程–以元素週期表概念為例

“你可能會發現:原子量有小數點,其原因是大自然界中有同位素的存在,因此科學家在計算原子量時,會以加權平均數的方式處理。但國高中階段以整數來理解與計算即可。”

分子量:整個隊伍的「總戰力」,用加法搞定

我們再進一步了解分子量的計算。分子(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組合而成。分子量即是由一個個的原子所累計得到的。以下使用葡萄糖分子(C6H12O6)為例計算。



一個葡萄糖分子包含六個碳、十二個氫、六個氧,各自乘上相對應的原子量後,我們可以得到以下計算式:
葡萄糖分子量=6×12+12×1+6×16=180
 

必殺技!破解莫耳計算的「黃金三角」公式

第一招:「個數」與「份數」的換算 (個數  莫耳數)

以生活中的計量單位來練習:一箱飲料中有24個,如下圖所示,「箱」跟「個數」之間的數學關係轉換可以用乘/除24來做計算。



「莫耳」跟「個數」之間的數學關係也是如此,如上圖所示,1莫耳為6×1023個,則2莫耳就等於2×(6×1023)個。

第二招:「重量」與「份數」的換算 (重量  莫耳數)

我們繼續以飲料為例,若一箱飲料的重量為3000公克,則如下圖所示,「箱」跟「重量」之間的數學關係轉換可以用乘/除3000來做計算。



「莫耳」跟「重量」之間的數學關係,則是以乘/除原子量或分子量來計算。以1莫耳碳原子來說,因為原子量為12,所以1莫耳碳原子的重量為1×12=12公克。再以1莫耳葡萄糖分子舉例,因為分子量為180,因此1莫耳葡萄糖分子的重量為1×180=180公克。

統整:莫耳計算的關係轉換式

綜合上述兩個招式,其實莫耳大魔王的計算就是三個框框之間的轉換。只要我們能獲得一個框框的資訊,便能輕鬆計算出其他框框中的數值。



那麼我們就來實戰看看吧!
 

下場打怪!精選兩大經典「莫耳」題型 

基礎題型一:給你「重量」,求「莫耳數」

題目:若現在有一杯36克的純水(H2O),請計算它為幾莫耳?



流程如上圖。首先我們必須判斷題目給的資訊是屬於哪一個框框:「36克」是屬於「重量」的資訊,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把36克填入。接著確認題目要求的為哪個框框:「幾莫耳」是屬於「莫耳」這個框框的資訊。因此第二步要計算水分子量;再到第三步,將重量除以分子量來取得莫耳數=36÷18=2莫耳。

進階題型二:給你「重量」,求「個數」

題目:化學實驗的產物有22公克的二氧化碳(CO2​),請問這包含了幾個二氧化碳分子?



流程如上圖。判斷題目給的資訊是屬於哪一個框框:「22克」是屬於「重量」的資訊,所以第一步把22克填入。接著確認題目要求的為哪個框框:「幾個分子」是屬於「個數」這個框框的資訊。因此第二步要先計算二氧化碳分子量(為44);再到第三步,將重量除以分子量來取得莫耳數=2244=0.5莫耳。第四步,再把莫耳乘上(6×1023)後,就可以取得二氧化碳分子的個數為0.5×(6×1023) = 3×1023個。
 

攻略總結:三句話記住莫耳是什麼

  • 莫耳是化學版的「一份」或「一打」,是個計量單位。
  • 一莫耳個原子(分子)的重量為它的原子量(分子量)公克。(這是最重要的觀念!)例如:一莫耳碳原子的重量為12公克。
  • 解題時善用「黃金三角」關係轉換式,換算輕鬆搞定!
 

你也想讓理化成為你的最強科目嗎?

用正確的方式掌握理化學習關鍵!你也想用最輕鬆有趣的方式學好理化嗎?STOODY思無敵雲端教育線上專案課程,特別推出Kelly老師一系列的國中理化進度班會考加強班

「大家好,我是Kelly老師!我擁有中等教育教師證與十多年家教、補教經驗。我相信學習數理化不該只是死背公式,而是要透過理解與活用,培養靈活思考。在課堂上,我以鼓勵代替責罵,營造正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一步步建立自信。我也常從和學生的互動中,找出貼近生活的比喻,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概念。希望能陪伴學生不僅提升成績,更能用科學的眼光探索世界。」

Kelly老師擅長將複雜的理化概念,轉化為生活化的例子和生動的比喻,讓抽象的原子、分子、化學式等知識變得具體易懂。無論你是對理化感到困惑,還是想打下穩固基礎,Kelly老師的課程都能讓你從此愛上理化!立即加入,有效提升你的理化成績!
 





專案課程搶先看!Kelly老師國二理化進度加強班

告別理化困擾!Kelly老師進度加強班,讓孩子輕鬆學會!

「老師上課聽不懂……」、「理化題目看不懂……」 這些是不是你家孩子的真實心聲?
升上國二,自然科瞬間變難,理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讓許多孩子措手不及。
這不是孩子不認真,而是學習難度直線上升了!

為什麼學理化很重要?

理化不只是課本知識,更是理解世界運作的關鍵!
它能 提升邏輯思考開啟科學大門,讓你理解生活現象,並培養探索精神。
學好理化,讓你成為生活中的科學家,更是未來高中自然組的基石!

從模糊到理解 × 從死背到會用

【Kelly老師理化進度加強班】這堂課,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最關鍵的起點學得懂、跟得上、考得好而設計!
透過循序漸進的講解與例題演練,讓理化不再是難以理解的障礙,而是可以掌握的方法與知識。

線上專案課程詳情
更多線上專案課程

 





專案課程搶先看!Kelly老師國三理化進度加強班

國三理化進度狂飆!掌握先機,就從【Kelly老師理化加強班】開始

國三上學期,是學生真正面對理化挑戰的分水嶺!
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困擾?考卷看不懂題目,總是被關鍵字混淆?背熟公式卻無法套用到題目中?
基礎概念不穩固,新舊知識難連結。別再讓理化成為總分的拖油瓶!現在就補強,進入穩定學習模式!

專為國三學生打造,課程特色包括:

  • 紮實理化觀念:系統性講解國三重點,確保每個概念都清晰
  • 提前掌握考點、強化觀念,打好會考基礎
  • 用學生「聽得懂」的方式,破解抽象理化概念
  • 每堂課搭配重點整理&試題演練,學完就能應用

從模糊到理解 × 從死背到會用

【Kelly老師理化進度加強班】這堂課,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最關鍵的起點學得懂、跟得上、考得好而設計!
透過循序漸進的講解與例題演練,讓理化不再是難以理解的障礙,而是可以掌握的方法與知識。

線上專案課程詳情
更多線上專案課程

 





專案課程搶先看!Kelly老師國三理化會考加強班

只要10堂課,理化重點全掌握,會考得分不再靠運氣!

升上國三,理化變成學測會考的得分關鍵!你家的孩子也遇到這些困擾嗎?

  • 國一、國二學過的內容早忘光,複習無從下手
  • 同類型題目已經練習過了,但換個問法就失分
  • 題目會解一半,後面就不知道怎麼繼續
  • 模擬考卡關,自信心越來越低

別擔心!Kelly老師理化會考加強班就是為此打造,讓孩子短期內掌握會考重點,突破觀念瓶頸,
真正建立解題思維與策略,讓會考成績不再靠運氣,而是靠深度理解與有邏輯的答題能力拿下高分。

不只為了考試分數,而是為未來的學習打底

會考是孩子升學的重要關卡,也是展現學習能力與邏輯思維的指標。
透過理化加強班的學習,不只在短期內聚焦重點,強化理解與作答能力,更能建立科學思維,為未來的學測、自然學群甚至生活應用做好準備。
孩子懂得「如何分析問題、如何拆解現象」,不再害怕題目變化、公式選用,而是有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正是升學選才中所看重的素養。

集中衝刺,讓您的孩子成為考場黑馬!

  • 系統總整理:國一到國三重點觀念一次補強
  • 會考題型演練:學完觀念,馬上實戰練習
  • 衝刺技巧教學:破解陷阱題、提升解題速度
  • 限時精修10堂課:集中式學習,成效最明顯


線上專案課程詳情
更多線上專案課程

 




 
課後提問區 (FAQ)
Q1: 原子量/分子量到底有沒有單位?
同學可能會覺得奇怪,「重量不是應該有單位嗎?」其實原子量或分子量是一種「相對值」。科學家以碳-12為標準,以比例計算出其他原子量,所以本身沒有單位;就像數學所學的比值,也是沒有單位的唷!但當我們把它放到「莫耳」的概念裡時,就會轉換成「公克/莫耳」這樣的單位。舉例來說,碳的原子量是 12,代表 1 莫耳碳原子的重量是 12 g。
Q2: 亞佛加厥數 (6.02×1023) 這個數字要背嗎?
是的,這是基本必背的數字,就像乘法表一樣常用。不過你只需記得6×1023就夠了。有時考題甚至會直接告訴你這個數字,所以不用太焦慮!(其實一直反覆算到段考前,默默地就會記起來了~~~)
Q3: 學這個到底要幹嘛?會考真的會考嗎?
當然會!「莫耳」是後續展開化學反應計算的基礎,也是國中理化的必考觀念之一。除了考試之外,它其實也和生活有關:在一些醫藥品產品的標示中,會出現和莫耳相關的劑量單位(像是莫耳濃度 M),用來精確描述成分的濃度。

延伸閱讀|【掌握國中理化關鍵基礎】原子、分子怎麼分?一篇搞懂理化微觀世界與化學式!
 
瀏覽過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