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前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給國小到高中的自學建議
學習資訊 2021-07-09

自學前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給國小到高中的自學建議

在上一篇文章〈自學適合你嗎?在家自學優缺點分析給你聽〉裡,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自學的定義、自學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克服自學可能造成的缺點。接下來我們將更進一步提出自學的準備、自學的分齡建議,以及STOODY「線上自學團」的構想。

如果想要自學,該怎麼做準備?

一、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

身為家長,我們應該很清楚,所有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在規劃自學計畫之前,我們最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這樣一來我們才能為孩子量身設計合適的學習計畫。當然有的時候,和孩子已經過於親近,我們對於孩子的理解,也有可能產生親密情感下的「誤區」,所以在這部分也不妨請教孩子的老師,來做更透徹完善的分析。

二、釐清自學的目的

「不去學校,要做什麼?」是關於自學,我們必須先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到現在還是會有人誤以為不去學校,就只是單純懶散、不能服膺於制式化的上下課時間、或者不能適應同儕團體所做的逃避行為,這是對於自學很嚴重的誤解,那麼相對的,決定陪孩子自學的家長,作為孩子的輔助角色,我們首先就先需要跟著孩子一起釐清「為什麼要自學」的這個問題。

三、自學團體的交流與相伴成長

如同前面所說的,孤鳥式的自學會讓孩子容易力不從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因此我們會推薦家裡有自學生的家長,組成小型的「自學團」,人數不必多,但讓孩子有可以互動的同學齡的對象,更可以藉由這些機會互相切磋、共同成長。

四、計畫目標的邏輯性與一致性

也許主張讓自學的家長,有一部份的原因是期許孩子可以快樂學習,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保持一個觀念:快樂與放縱並不相等。尤其自學絕對會需要自律和自覺,包含嚴謹的時間分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算是把學習過程調整成適合自己的步調,也不代表可以什麼都不計畫。當我們決定要自學,我們就需要身體力行實踐我們為自己設下的學習計畫,並且持之以恆地執行下去。

五、學習資源的整合與搭配

自學需要多方利用資源的整合與搭配,包含老師、教材與課程,由於自學放寬了我們對學習的探索和可能性,所以身為教育供給者的家長,就會需要像一座四通八達的橋樑一樣,把更多元且豐富的學習資源,整合成有系統性的車隊,往來於孩子的學習網絡中。
 

自學的分齡建議

國小低、中年級

因為學齡還小,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其實是基本的品德涵養、人文素養、甚至是公民意識的潛移默化,甚至這些工夫都應該是在此階段以前,就應該要慢慢養成。再來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適合多方嘗試,相對少的學習壓力,讓他們可以什麼領域都先接觸一些,累積基礎的知識並且均衡學習,也剛好藉由這個時期來探索自己的興趣或喜好。

國小高年級~國中

這個階段,逐漸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很難再全面替孩子做主,但請不要因此覺得氣餒或挫折,畢竟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在依賴家長,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未來才能邁向真正的成熟。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沉住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與孩子討論以及傾聽,與此同時也要讓孩子開始學習承擔選擇的責任。
至於如果是從這個階段開始自學的孩子,家長有所疑慮的話,可以從輕量自學開始,以每個禮拜一天到兩天的比例,嘗試在家學習。

高中

到了高中階段,已經開始需要選擇學習領域,累積專精的知識與學習經驗,這樣孩子才能在未來與大學、社會去做連結。至於如果孩子想要精進的是專業的技術路線,那麼我們就應該要考量如何讓孩子在實際的相關工作場域裡有實作經驗的累積。
由於自學的學習方式在目前而言,還是有許多的討論空間,因此我們可能會需要去思考的是,自學生可以做到什麼體制內的學生做不到的事?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就是自學生可以去自我提升的方向。
當然,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說是個小大人了,就算他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仍然需要在規畫的過程中,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也確實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負責任。
 

我的孩子要自學,STOODY可以提供什麼?

STOODY所服務的對象雖然一直都是以升學路線為主,但我們也一直都強調「小班制」甚至是「個人化」的學習模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我們力求補習的「實質效益」。所謂的補習,是指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我們把它加以補強,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發揮最大的效益,就是我們開始投入教學工作以來,不斷在反覆省思的課題。

而這樣的自我要求與實踐,其實不只是針對升學為主的補習教育,就算是應用在自學的領域,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我們把學習的主體聚焦到孩子個人身上,我們更有辦法針對單一或少數的孩子,來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以及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另外,STOODY也具備豐富的教學資源,無論是師資或是教材,尤其是師資方面,STOODY的老師,都已經在第一線的教學現場走跳多年,也不乏對翻轉教育或自學教育有所研究的夥伴,這些人都可以成為自學生的家長們最得力的左右手與諮詢員,提供專業的分析,也替自學生的家長們分擔陪伴學習過程中的擔憂或疑慮。
 

STOODY的願景:線上自學團

在課程方面,STOODY本身就已經可以提供一對一的個人自學課程,針對孩子的需求,量身設計客製化的學習計畫,按表操課的同時,適度修正上課方式、評量方式與學習方向;近期我們也預計開始規劃一對多的小型團班,開設共同必修或選修課程,也可以藉此提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

以上這些課程的呈現與授課方式,都會在規劃階段就已經先跟孩子與家長們有過完善的討論,就像我們一開始所提及的,「以孩子來作為學習的主體」,依照學生端的需求來調整老師端的上課步調。

另外,成立自學團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把自學的孩子與家長集結起來,我們一直都確信學習階段的孩子,有同儕的互動真的很重要,只是除了線下的互動之外,有鑑於近期COVID-19本土疫情的持續不下,造成三級警戒遲遲未能完全解封的狀況,因此我們認為也可以把互相切磋交流的場域提升到線上,以STOODY現有的優勢出發,現階段的我們已經開始籌備「線上自學團」的構想。

結語

在價值多元並進的台灣,我們甚至在升學管道上都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而STOODY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我們回歸到最本質的面向來看,教育即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它所維繫的是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包含知識、人格、品性等等的養成,而這些林林總總散落在每個日夜作息之間的細節,到最後都會跟著這個孩子一起成長發展,最後變成這個孩子的性格特質,與得以在社會立足的籌碼。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因為在STOODY的信念裡,教育是這麼重要的「終身大事」,也因此我們總是會用相當審慎的態度,來替孩子的未來做考量。

 

瀏覽過的商品